当前位置:首页 >> C大调的城 >> 歌曲列表 第1页
C大调的城

C大调的城

心底的城,山谷的歌。 中国朦胧诗代表诗人顾城诗作改编,小娟&山谷里的居民谱曲编曲制作。 北京录音,**混音,美国母带处理,在歌的光影中与诗对话。 三十年前开始在世间流传的诗,成为山谷里的歌。 小娟&山谷里的居民制作完成跨年度音乐创作诗辑《C大调的城》,双张CD,分为“相遇的光影”与“沉睡的细语”两个不同主题,共收录16首音乐作品。整张专辑以1980年代中国朦胧诗代表诗人顾城的诗作改编为词,诗的创作时间集中在1980年-1985年,一个因为理想探索、自由觉醒而充满人文关怀的年代。 城,是诗人的名字,也是我们生活的城市;这些歌大部分是C大调,诗意的名字成为特别的纪念。专辑收录顾城原诗,每首歌词均注明原诗的年代和出处,以此将音乐和文字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2008年,《红布绿花朵》专辑收录小娟词曲的《两个人》,曾被用来媲美顾城的《远和近》。小娟与顾城有着相似的语境和画笔,看似简单却用情很深。也是2008年,听过小娟谱曲演唱的《小村庄》,顾城的父亲曾对小娟说:“想不到有人可以用音乐把顾城的诗结合得这么好,你读懂了,我想,如果顾城还在的话,他一定也会很感动。” 几经变迁,2011年,山谷里的居民重新整理这些作品,经过精心细致的编曲和灵感创意,迸发出不可思议的能量,每个音符,每个速度,每个声响,自然而然的发生,仿佛这诗与歌原本就是在一起的,乐队只是还原它最初的样子,并且让它变得很“山谷”。 某种意义来说,《C大调的城》是山谷里的居民成为四个人,经历将近三年共同成长时光之后制作完成的第一张创作专辑,每个人的分工和角色,在别人能看到的以外,有更多的情感流动和默契互动,对音乐的制作也更加确定。 这张专辑在北京录音,**混音,飘洋过海到美国进行母带处理。编曲制作的过程,除乐队通常配置的吉他、竹笛、口琴、长笛、键盘、Djembe、Cajon、打击乐之外,加入架子鼓、低音大提琴、木贝斯、钢片琴、萨克斯、曼陀铃、长号等乐器,同时为营造诗的意境,采用水滴、响指、拍掌、滑棒等不同声音和色彩,合音也为专辑增添了别致的景色。《红眼睛的大钟》、《一个人在海边》、《拖鞋》是乐队及特邀乐手一起进行的同期录音,却有令他们自己都想不到的惊喜。除此之外,专辑中特别收录1997年《不是再见》的创作DEMO,记录着十几年前小娟稚气的歌声。 《C大调的城》2011年12月29日在台湾首发,2012年1月1日大陆版正式上市。山谷里的好友香港词人周耀辉翻译的 “City in C Major”,Regarding poetry, music and freedom,印在唱片封面。 纯净的年代,岁月和诗,还有山谷里的自由和歌唱。

声明:本站不存储任何音频数据,站内歌曲来自搜索引擎,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