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Bach, J.S.: Suites for Lute >> 歌曲列表 第1页
Bach, J.S.: Suites for Lute

Bach, J.S.: Suites for Lute

J. S. 巴赫:鲁特琴组曲   鲁特琴(Lute)是欧洲音乐故乡之一的南欧古国意大利的传统乐器,也是现今风行世界的乐器——吉它的前身。在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鲁特琴曾是欧洲最为流行的伴奏乐器之一。因为魏斯是巴赫的好友,所以巴赫写作了不少的鲁特琴曲,经典程度不下于他的无伴奏小提琴和大提琴,但因为乐器的缘由,听到并了解的人不多,很值得细听。   鲁特琴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其中长颈的长鲁特的历史至少可推溯到公元前2000年,短颈的短鲁特约自公元前800年起诞生。大约14世纪从西班牙演变为颈项上有7条弦的欧洲鲁特,16世纪,发展成6个弦组11条弦。16丶17世纪的鲁特琴分为曼多拉丶曼多林丶安杰利卡等。巳赫为鲁特琴所作的组曲共有:《G小调组曲》,BWV995,大约作于1727—1731年,莱比锡;《E小调组曲》,BWV996丶大约作于1708—1717年,魏玛;《C小调组曲》,BWV997,大约作于1737—1741年,莱比锡;《E大调组曲》,BWV1006a,大约作于1725年,莱比锡。为鲁特琴而作的音乐,另外还有《降E大调前奏曲丶赋格和快板》BWV998,大约作于1740年,莱比锡;《C小凋前奏曲》,BWV999,大约作于1720年,克滕;《G小调赋格》,BWV1000,大约作于1725年,莱比锡。   巴赫的4首鲁待琴组曲分别是:第一号,E小调,BWV996,共包括:1.前奏曲,急板,2.阿勒曼舞曲,3.库朗舞曲,4.萨拉班德舞曲,5.布列舞曲,6.吉格舞曲。第二号,C小调,BWV997,共包括:1.前奏曲,赋格,2.萨拉班德舞曲,3.吉格舞曲。第三号,G小调,BWV995,共包括:1.前奏曲,急板,2.阿勒曼舞曲,3.库朗舞曲,4.萨拉班德舞曲,5.嘉禾舞曲,6.吉格舞曲。第四号,E大调,BWV1006a;共包括:1.前奏曲,2.路尔舞曲,3.嘉禾舞曲和回旋曲,4.小步舞曲1和2,5.布列舞曲,6.吉格舞曲。 乐器介绍:   鲁特琴(LUTE)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最风靡的家庭独奏乐器。他的源起与名称来自于阿拉伯人的 “Al’ud”, 约在9-10世纪间经由回教徒传入欧洲, 阿拉伯文ud原意为木头, 这种梨型的拨弦乐器,与中国的琵琶, 乃至日本的biwa有着共同来自西亚的源头, 中世纪的鲁特琴仅有五组琴弦, 用羽毛制成的拨子弹奏, 因此, 大都是以合奏的方式演奏舞曲或作歌曲的伴奏。   欧洲的鲁特琴,在图书中最早可追溯到1270年的Cantigas de Santa Maria , 大致上来说, 中世纪的鲁特琴无论在外型丶演奏技法丶乃至于音乐都与他的阿拉伯祖先十分接近, 直到15世纪末, 欧洲的鲁特琴才有他特有的发展, 主要是由于技法的改变, 人们开始使用手指弹奏, 因此多声部作品得以在鲁特琴上演奏, 新增了第六弦组, 外型显得修长而优雅, 之前鲁特琴常常用昂贵的材料制作,尺寸不一,做工精致。但是标准的鲁特琴是梨形的,它有一根单弦和五组复弦,调音为G-c-f-a-d’-g’琴颈上有琴格,弦钮箱向后弯成直角。在鲁特琴上可以演奏和弦丶旋律丶跑句丶各式各样的装饰音,甚至对位乐曲;它是用作伴奏歌唱的独奏乐器,也可用于重奏中,技艺娴熟的演奏者可以奏出多姿多采的效果。鲁特琴演奏者用一种经济简便的记谱法,叫做tablature (图表记谱法),其原理是符号不用来表示每个音的音高,而是表示手指需要在弦上的哪一点上按下以便发出需要的音高。种种因素的发展, 使得鲁特琴的演化进入完美的成熟期, 造就出将近150年鲁特琴鼎盛的黄金岁月。   不难想像鲁特琴为何如此吸引当时的人, 轻巧可携带, 比键盘乐器便宜而容易保养, 用途极广, 可用来弹奏舞曲, 流行的旋律, 甚至复音的声乐曲, 伴奏歌曲, 并且很快的产生了专属于他的独奏曲目, 如前奏曲, passemezzi以及较大型精致的幻想曲及ricercare, 鲁特琴最令人着迷的是其银铃般的音色, 六弦组的设计, 非常类似现代的吉他, 但声音却相当不一样, 低张力的羊肠弦加上梨型音箱特殊的共鸣, 造就出无比丰富细致的音响, 是吉他所无法取代的。   16世纪末期, 主流的音乐风格有了重要的变化: monody的形式, 歌剧的诞生, 鲁特琴也随之有一些新的演进与实验, 第七组低音弦加上, 然后第八组, 第九组, 最后可加到十四组。   在鲁特琴漫长的历史中, 根据学者Arthur Ness的估计,约有25000首文艺复兴鲁特琴作品, 在巴洛克时期也有同样的数目, 这仅只是以Tablature 记谱的曲子, 不包括以一般记谱法的作品, 难怪现今大多数的鲁特琴家都是以吉他开始, 却受到鲁特琴丰富的曲目的引诱而改变, 鲁特琴见证了连串作曲的黄金岁月, 最早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其登峰造极的演奏作曲家为Francesco da Milano, 他与Michelangelo(米开朗基罗)同时被称为'il Divino', 比喻他们是受神所启发的, 他的演奏让一切思绪转向天堂, Da Milano 及他同时期的作曲家的作品沿用文艺复兴复调对位作曲法则, 均衡, 高雅, 音响饱满, 精神上与文艺复兴早期Botticelli(波提切里)等画家的绘画相似。16世纪中期, 西班牙也产生了一些优秀的作曲家, 所不同的是他们演奏vihuela, 简单的说就是吉他形状的鲁特琴, 关于为什么在鲁特琴流行全欧时, 西班牙却独钟vihuela众说纷纭, 不过应与其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有关。这些作曲家及其音乐, 在20世纪中, 由于西班牙(Catalonian)吉他家Pujol的努力, 得以公诸于世, 并广泛的被演奏, 鲁特琴下一个高潮在英国伊丽莎白女皇时期, 以John Dowland甜美善感的鲁特琴歌曲 (Lute Air)及独奏曲为其翘楚。   在天使的手中, 鲁特琴象征天堂的美, 进一步, 他象征和谐, 历史上, 鲁特琴充满了象征的意义, 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中, 可看出鲁特琴在艺术中独特的地位。历经19世纪的沉寂之后, 鲁特琴在20世纪后半期, 逐渐复兴, 其中有相当的原因是唱片工业的兴盛所致, 但录音无法真实保留鲁特琴特有的魔力, 相较起来实际的演奏仍十分罕见珍贵。

专辑歌曲列表

共有43
1

声明:本站不存储任何音频数据,站内歌曲来自搜索引擎,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