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杰氏定律 >> 歌曲列表 第1页
杰氏定律

杰氏定律

《杰氏定律》专辑概念 定律是一种客观规律的统称,是古今解锁宇宙奥秘的钥匙。定律是了解我们,小至日常生活,大至宇宙的基石,它亘古不变,易懂却让人难以捉摸。公元前一世纪,毕达哥拉斯向我们展示了,平面上的直角三角形与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关系,因而有了《毕氏定理》。15世纪,明朝音乐家朱载堉(朱元璋第九世孙)发现了十二平均律的关键数据而发展出现代音程,后被西方世界发扬光大。 学音乐的孩子都不坏,小时候的顺杰非常叛逆,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培养兴趣,从7岁就把他送去学钢琴。就这样一接触,顺杰慢慢地对音乐产生了热爱。 《杰氏定律》是顺杰的第一张专辑。在这个作品里,他希望把“平凡·创作”与“自由·梦想”的理念宣扬给大家。 作为一个从小就爱音乐,爱创作,爱唱歌的少年,顺杰认为创作不是音乐人或歌手的权利, 每个人都有分享音乐的自由与机会。正如亚航(Air Asia)的口号,顺杰希望透过此专辑来向大家宣扬“Now Everyone can Sing” 的理念。 也许,在这充满着“伪装者“的“寂寞城市”生活,你总是感到渺小,力不从心;也许你在生活上,总是觉得“亏欠太多”,“你要的”勇气;也许,你已经遗忘了“记忆里的背影”,那些默默支持你的“无名英雄”。无论你走到哪里,《杰氏定律》将会“还是好朋友”一样地陪你走到最后,等你”再遇见曙光的时候” ,它将会以一个不同的面貌看待全新的你。 顺杰,一个不务正业的音乐人,虽然不正经,但是对着音乐的时候,却可以像朱载堉一样在宫殿旁搭着一个草棚子整天研究音乐。也许,以顺杰渺小的力量,未必能将他自己的音乐宣扬到全世界,但正如朱载堉的“音乐革命”一样,没有了十二平均律,就不会有帕瓦罗蒂的《我的太阳》,也不可能造就现代音乐的奠基。顺杰始终相信,《杰氏定律》的发行,将会造就一个完整的平台,让更多的音乐人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有了更大的希望。 《杰氏定律》专辑文案 1. 伪装者 The Faker 在这个由科技催生的年代,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同时,人与人的距离也变得越来越疏远,我们的社交模式从单独的实体交流,演变成一种线上交流的节点。面子书,抖音,推特等社交媒体的广泛运用更是让我们的社会蒙上了一层面纱,伪装者也在这个时代上开始诞生和繁殖。 我想借助这首歌吐槽一下网络上的霸凌者,特别是那些无中生有,善用言語暴力,如歌词中写的“他信仰燃烧,谎话说得蹩脚”的那些匿名者。他们伪装在网络背后,实行造谣,唯恐天下不乱。他们重复并且不断地在网络与媒体中以言语用发帖甚至以洗版等方式公开侮辱受害人,他们表面上强大,其实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只是一丝孤独,一个对世事的无助的心态。 作为新一代的年轻者,我呼吁大家善用新媒体 ,分享知识,杜绝网络任何的欺诈,霸凌与造谣的伪装者。只要我们正确地去正视这种现象然后严厉地阻止该行为。我相信,网络就会像以前那样不再可怕。 2. 寂寞城市 Lonely City 在一个城市里,充满了诱惑和梦想,去火车站与机场看看,可以发现,人来人往,有人兴致勃勃地踏入这个大城市扎根,同时也有人带着不同的心情离开。 2020年的10月份,我与女朋友看完了由江疏影,主演童瑶,毛晓彤主演的《三十而已》。剧情里,漫尼因为感情受挫求职失败,因此决定离开上海,回去老家。在老家,有一个理发店的经营者叫于伯,他一生没有结婚,无儿无女,却充满智慧。有一句于伯对王漫妮说过的话,我印象非常深刻:所有选择漂泊的人,在走出家门那一刻就要知道:往后你就是你自己的家了,在撑起自己的天,要是这点勇气都没有,趁早别出去,爸妈说的故乡是后路,听听也就算了。” 这首歌,写给那些漂泊者,那些为了学业,为了工作,追求着自己的梦想的流浪者。也许你在这个城市感到寂寞,感到无助,但不管未来的道路有多难走,未来有多少人嘲讽自己,你们都要相信,总有那些支持你的人,在为你撑腰。唯有秉持着 “怕什么”,“来什么”,“没什么”的心态去迎接未来的挑战,我们才能够扭转低潮,迈向巅峰。 3. 亏欠太多 I Owe You 感情上的亏欠,是一个主观的体验。人与人之间的真正矛盾是对同一事情评判标准的不同。即便是亏欠,对你来说是天大的事,对别人可能也不过是件芝麻小事。 《亏欠太多》这首歌,讲述的是一位男生与女生的恋爱故事。他们一起奋斗,一起努力追求梦想。但是,在过程中因为某些事情的发生,现实的原因,男生并未兑现当初的承诺。往往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一个这样简单的剧本与歌曲的和弦,勾勒出了世俗感情上的原型。男生因为没有办法和女生走到最后而感到亏欠,他后悔了,他没有办法补偿他的另一半,他极力地讨好她,却发现她已经不需要他。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就说道,“真正重要的是,他们在彼此亏欠中彼此珍惜,理解并感怀于对方的付出,始终深爱着对方。 这就是身体老去后爱情愈发温润厚实的模样。 有时候,在爱情上,总是要留有一些遗憾,当我们蓦然回首,才会发现,原来自己成长了。 4. 你要的 What You Want? 不管在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还是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也许你曾经在自己的爱情世界里后悔过你所做的决定,又或许你是受伤的那一方。 是的,他不是完美的人,没有办法给你所要的一切,他没有没办法把你一起带走到永远。但,无论如何,你们都曾经爱过,以后也终将是两个人,只是走的剧本不同,你有你的世界,他有他的剧本。虽然烟火不再绚烂,结局可能还是自己孤单一个人,但正是因为这些回忆,让我们更加懂得什么是爱情。 在爱情上,没有人可以依照另一方的剧本去走,因为爱情本来就是两个人的事。有时被动接受,有时也需要主动付出,不要把别人的付出看得理所当然满不在乎,更不要把对方的忍让和迁就当作是自己可以主宰感情的理由和借口。珍爱自己、在乎自己、懂得珍惜的人放弃一切,好好去爱吧。 5. 无名英雄 Unsung Heroes 不忘守护母语教育的初心 。林连玉曾说过“我们的文化,就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我们的教育机关,就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堡垒”。 中学时期,除了念书,校舍门口的校训与莫老师当年的演讲时时刻刻地提醒我“莫忘本”的精神,我也希望学弟妹可以传承这样的精神。 2012年,我与莫泰熙老师第一次接触,听他讲了关于华教的故事。 犹记得讲座的第一天,莫老师开玩笑地要我们以华教的历史为背景去写一首歌。回到家,我废寝忘食地写了一首名叫《无名英雄》的歌曲,用来纪念华教,并打算赶在正场讲座结束前交给老师。我不是想要单纯的“交功课”,也不是随意敷衍,而是因为感慨。感慨莫老师年纪那么大了,本可以退休安享晚年,但却选择奔波,只为了让我们认识华教的历史与精神。身为晚辈,我对于莫老先生的举动与执着感动万分,便想要用这首歌来致敬他,以及所有的华教先贤如族魂林连玉先生、沈慕羽先生、陆庭谕先生等等。 歌词“点燃我们的不是火而是焰,风雨不灭的是你们的面容”,旨在形容华教先贤漂洋过海,鞠躬尽瘁,他们用尽余生,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也要捍卫华教的权益,这种精神,可谓是不可磨灭。我也运用了与自己求学时所相应的场景如“雨树”与“铜环”(铜钮)在歌词中。“雨树” 是树立在中化中学礼堂前的参天大树,正是因为华教先辈的精神,让这棵绿绒大伞永远青春;挂在校衣上的“铜环”,则是马来西亚华文独中的其中一个经典代表,也象征着自己六年的求学时光。 6. 记忆里的背影 Memory of Your Back “直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是一个很常听到,但鲜少会在当下明白的道理。 这首歌是我在2012年中学时期为我的班级高三爱的文娱会《梦境中的回响》写的主题曲。此次的文娱会,我担任了导演,在班上同学与筹委的讨论之下采用了关于亲情的主题剧本。 大致上,该戏剧内容叙述一个叛逆的女生,在一次意外中昏迷,后来陷入了自己的梦境。在梦中,她看到了以前的自己,爸爸是如何教导她,如何地养育她成长,她看到了一幕一幕不同的画面,开始产生了愧疚之心。然而,醒来之后,她发现躺在旁边床上的爸爸已经离她而去,留下的只是她对爸爸的回忆,那个忘不了的记忆里的背影。 此文娱会当年获得了佳评,也是中化中学时隔几年后,再次出现的亲情催泪剧本。音乐老师蔡欣洁描述该戏剧,“搞笑有创意,但又能感动人”。毕业以后,我将这次戏剧的主题曲重新改编,让8年前的同学重温这个感动的故事。另外,本首歌我也特意把音域设计在中音阶,为的是想要体现出那种要上不上,要下不下垂死挣扎的感觉。 7. 还是好朋友 Friend-Zoned 有些人,就只适合做朋友。年少时总把友情当作暧昧,把仰慕当成喜欢。 曾经在英国曼彻斯特念大学的时候,遇到过一个女生。她的脖子上有个纹身,在校园总会拿着一根烟,仿佛人生有说不完的故事。也因为她的这种个性,让我对她产生好奇,也因此上前去和她交朋友。因为这样的“孽缘”,彼此变成了好朋友。 过年过节,彼此相聚。她考试了,我都会陪她复习功课。遇到了感情问题,她都会陪在我身边。她曾经买了一把吉他,要我教她音乐。每次的夜晚,我弹着吉他,大家一起唱着我们最爱的歌。我们彼此心有灵犀,但彼此都知道彼此不适合做情人。有时候,我看到她和别的男生在一起,心里也会吃醋,但是也不能说什么。也许就是因为这样微妙的关系,让我们彼此更加珍惜彼此。 本首歌曲,我大胆结合了慢魂,Swing与韩风,同时运用了不同的管乐如长号和小号的交接来表达出我与她复杂但细腻的关系。2020年,收到了消息,她将会在2021年完成人生大事,我在这里祝福她和他新婚快乐,白头到老。 8. 再遇见曙光的时候 Seeing the Dawn Again 2020年3月18日,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马来西亚正式进入了MCO(行动管制令)。 原本在这段MCO期间,我打算默默地在家Work From Home,顺便进修自己,为年尾JLPT N1的日语考试做扎实的准备。 然而,就在某一天,突然收到老朋友,男神,跨国家具公司老板Aico Teo的短讯,问我要不要为这次的疫情写歌,借此来祝福并鼓励全世界的前线人员。Aico除了拥有商业才能,同时也是一个不错的作曲者,他曾为我们的TEDxTanjungEmas活动创作了一首《边缘》。这一次的邀请,我当然是欣然接受(没办法,自己想低调,但是朋友不允许自己低调) 当天,才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就谱出了歌曲的大致旋律与结构,并将这首命名为《再遇见曙光的时候》。本次,我们也找到了Caprie旗下团队负责MV制作,并有幸邀请了本地艺人周丽棋参与演出。 “再遇见你的时候,我们一起携手度过”,在疫情笼罩下的世界,我们要感谢前线人员的付出。时隔几年,大胖和小瘦组合再出江湖! 创作歌手致谢 此次《杰氏定律》能够顺利发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虽然他们不知道我正在默默策划此专辑的发布),哥哥,姐姐们,当然还有我的女朋友诗婷(她一直觉得我做的歌很像佛歌,但是我还是感谢她耐心地把我的歌曲听完)。 在音乐路上,我感激因为懒惰练琴而常骂我的钢琴老师 —— 欧阳慧玲与吴少玲老师。虽然我的钢琴8级考试没能达到特优,但是我依然满意优等的结果,也感谢她们用心的教诲。在制作音乐的过程中,我也苦练声乐,努力弥补自己声线的不足。在此,不得不提到来自台湾的声乐老师 ShoppingLin和目前在美国担任指挥演奏的Wee Kiat Chia,所带给我专业的声乐指导。 另外,一个在我音乐生涯最重要的人物就是陈学民老师。他是我在吉他路上的启蒙老师,也是一个耐心,且注重艺术涵养的长辈。在课堂中,他常会分享吉他的历史,传承和现代等等的趋势,顺道介绍自己的偶像,包括Tommy Emanuel、 John Christopher Williams 等等。我随后于2013年,前往新加坡拜陈仕顺为师,借以加强自己的吉他技术。在他的教导之下,不管是我的拨弦还是歌曲掌握的技术也更上一层楼了。同时,他也协助我顺利地完成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ABRSM)古典吉他8级的考试。 《杰氏定律》音乐专辑幕后团队 监制:刘恩来 Sam Lau 编曲老师:刘恩来 Sam Lau 经纪代表:苏诗盈 Soh Sze Yin 声乐老师/歌曲指导:林邵品 ShoppingLin & 谢伟吉 Chia Wee Kiat 首席设计师:郭劲含 KC Harn 摄影师:吴凯祥 Goh Kai Siang 化妆师:沈姝盈 Sim Suiyin 华乐资源提供:苏英华 Soh Eng Hwa 法律顾问:黄燕洁 Sammy Ng & 颜丽俐 Gan Lili 专辑文案校对:郭靖仪 Cherry Ker 社交媒体营销团队:Avex Group

专辑歌曲列表

共有8
1

声明:本站不存储任何音频数据,站内歌曲来自搜索引擎,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